泥塑培訓學校(提升課后服務質量)

提升課后服務質量,滿足學生需要,這所學校的老師開啟“二次創業” | 圍觀

肖嘉瑞來源?: 人民教育

如果把教師從畢業走上講臺看作是教師的第一次創業,那么優化課后服務,實施個性化課程研發,進行個性化教學指導,就可以被視為教師的第二次“創業”。課后服務是落實“雙減”政策的重要保障,是檢驗人民是否滿意的重要尺度。目前一些學校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的課后服務,取得了一些經驗,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問題:一是有些教師疲于應付,缺少積極性和參與熱情;二是學生個性發展需求與教師專業能力不匹配、教師綜合素養與課程要求不適應,集中表現在課程設計與研發能力欠缺,課后服務在低水平徘徊;三是教師任務量加大,工作時間延長,極大擠占了教師教研時間,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教師的專業成長。因此,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成為推動課后服務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。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北街小學提出課后服務的“四化”建設,即做到項目化、課程化、系列化、場館化。這既需要教師具有教育情懷和奉獻精神,又需要教師具備專業素養和核心能力,還需要教師具有課程整合和課程研發能力。只有對教師進行二次培訓,促進教師二次成長、完成二次“創業”,才能優化課后服務,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需要。

01

有效激勵,激發教師個性化自主發展的內驅力學校只有讓制度文化有溫情,讓環境文化有真情,讓精神文化有激情,并且使三者有機結合,才能觸發教師個性化自主成長的職業自覺。為此,我們實施了“課后服務獎勵制度”和“課后服務優秀教師評選和宣傳活動”,以“物質獎勵+精神激勵”來激發教師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和熱情。1.實施“勞者多得,能者多得”的課后服務獎勵制度獎勵包含四方面:一是課程開設的基礎獎勵;二是服務課時的數量獎勵;三是課程研發的經費獎勵;四是課程品質的專項獎勵。2.開展“課后服務優秀教師評選和宣傳活動”,進行精神獎勵每個學期由學生、家長、學校三方綜合評選“課后服務最具魅力教師”“課后服務最受歡迎教師”;然后由課后服務評委會主席宣讀頒獎詞,由學校領導、家委會主任、學生代表頒發證書。每學年,學校都把課后服務優秀教師的事跡和照片在學校榮譽欄展示,“我和學生成果展”“最受喜歡社團課程掠影”等成了學生、家長打卡“網紅地”。這些具有滿滿儀式感的評選、宣傳活動,使教師感受到辛苦、忙碌的快樂,也體驗到成功帶來的無限喜悅。開展“財富分享十分鐘”活動。學校建設“北小講堂”錄播室,教師個人、課程開發伙伴或年級組,把自己或團隊在課后服務中發生的故事在“北小講堂”分享。教師發展中心把錄制的視頻推送到校園廣播系統,進行大屏展示和播報,同時還推送到教師群、家長群進行宣傳,贏得了同事的贊譽、家長的點贊。這些獨具魅力的宣傳形式,作用于教師的精神世界,激發了教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,也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和熱情,煥發了教師自我成長的勃勃生機,成為教師自我成長的催化劑和內驅力。

02

“因需施訓”,滿足教師自主發展的成長需要


我們樹立“問題即課題”“服務即成長”的教育理念,引導教師認識到課后服務不僅是“課后看管”,服務的背后是學校教育的“第二戰場”,學生發展的“第二空間”。優質的課后服務給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,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差異提供針對性作業輔導、社團活動、社會實踐、勞動教育等多種內容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,使學生在學習、活動中找到同行學伴,實現成長進階。這要求教師不斷豐富知識結構、調整教學方案、開發和實施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的課后服務課程體系。


因此,學校聽取廣大一線教師的呼聲,雙管齊下,致力于解決學生個性發展需求與教師專業能力不匹配、教師綜合素養與課后服務要求不適應的矛盾,積極轉變思想,革新研訓形式。


1.“私人定制式”研訓


首先,凸顯教師自主發展的選擇性。成立由學科帶頭人組成的教師發展中心,放假前把研訓訂單發放給教師,開學前一周教師發展中心收取訂單并匯總,根據教師的“訂單”意向提供研修項目,供教師自主選擇。其次,滿足教師多方面需求。教師發展中心根據教師的培訓訂單,舉行形式多樣的培訓。有師德修養、文化素養類的通識培訓,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類的專項培訓,問題解決類的項目培訓,跟蹤前沿和拓展眼界類的高端培訓,等等。


例如項目培訓中包括情慧課堂模式探討、項目課題研究、勞動基地觀摩及開發和實踐等。高端培訓中,學校專門聘請清華大學教授開展心理輔導講座,聘請北師大博士生導師進行教師項目研究培訓,聘請特級教師作為特聘專家進行客座指導等。不少教師還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參加了書法篆刻、泥塑、茶藝、哲學文化等課程。我校在2021年參訓人數達50余人,參訓項目達180多項,開展的課后服務項目有54項。


2.“項目研修”的團隊研訓


為落實課后服務的“四化”建設,我們提出“項目研修”,形成項目合作的團隊研訓。首先,學校組建由“教師發展中心—學科項目部—青年突擊隊”組成的扁平化教師團隊成長框架,形成了發現問題及時、解決問題有效、調動資源有力的教研團隊,將之前的教師“單兵作戰”轉化為“團隊作戰”。其次,凸顯三個研訓主題。一是基于“問題”的研訓,提升課程執行力;二是基于“主題”的研訓,提升課程的思考力;三是基于“課題”的研訓,提升課程研發力。再次,整合資源,形成合力。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,學科項目部初步討論,以研究的視角和團隊的力量來分析和確定方向,以團隊智慧進行分層次有導向的深度研究。如青年突擊隊提出:為了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,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,激發他們的創新智慧。由此,教師發展中心帶領全體教師經過一年的項目研訓,總結提煉出“情慧教育”思想,還進行了“情慧校園”“情慧課堂”“情慧課程”“情慧社團”各個層面的主題項目校本研究。


在情慧課程研發過程中,美術教師和語文教師開展了“經典詩詞引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項目研究”,實現跨學科綜合學習,這樣的合作模式豐富了課程內容,突出了學習主題,更貼近學生的發展需求,有助于課后服務的高品質發展。我校機器人社團完成省級課題《STEAM教育理念下城市優質小學高學段機器人社團建設的策略研究》,并開發實施了機器人社團課程,機器人社團多次參加市、區的機器人比賽活動,取得優異成績,學生參加學習的積極性高漲。我校是乒乓球傳統體育強校,由青年突擊隊隊長燕勝飛牽頭,將學校的乒乓球課程進行整體規劃設計,提出“一球五育”概念,使乒乓球課程成為學校的精品特色課程。


“雙減背景下特色作業的設計與應用”“校本課程的設計與使用”“情慧課堂模式的探討和實踐”“情慧社團課程的開發和實踐”等研討主題,都促進了教師綜合素養的又一次提升。


03

“課程三說”,保障教師個性化發展的持久力


課后服務“5+2”模式推行后,教師工作時間更長,工作更繁重,用于教科研的時間更少,這與課后服務更需要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形成矛盾。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?我們實施了以“辦公室教研、走廊教研、微信群教研”為代表的聊文化,積極推進“課程三說”。說課是我們新鄉市紅旗區具有全國影響的傳統優勢本土教研項目,在“5+2”課后服務的背景下,我們因勢而變,把說課發展為“課程三說”,即說問題、說思路、說創意。以微教研的形式,用教育敘事的表現方式,把教育問題微格化、故事化、具體化、及時化、形象化,捕捉教研亮點,形成教學創意。


“課程三說”的“聊文化”突破了教研的空間和時間局限,促進了教師個性化成長,構建了天然的教師研修共同體。一方面同年級教師利用課間、課余等碎片化時間對課后服務作業特色設計、課程教學方案等進行聊天式探討;另一方面通過信息化及時有效將教研“DNA”滲入到時時刻刻,表現在方方面面。我們組建了36個課程微信群,成員每天輪流做群主,負責“問題清單”“問題反思”“社團活動收獲”“創意方案”等內容分享,值班群主結合自身的理解進行輸出交流,其余教師結合自身的經驗與能力優勢進行解答。這種形式時間短、內容精、體會深、收獲大,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受到教師的歡迎?!罢n程三說”的“聊文化”微教研,從育人視角規劃時間、利用時間,讓教師都能享受并創造教育的快樂。這個過程是教師與學生“雙向成長”的過程,教師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空間,學生的個性需求也促進教師不斷深入學習和深層次變革,完成了教師綜合能力的再次提升。

教育熱情的激發,教育情懷的培植,研訓方式的變革,都致力于課程設計、課程實施能力的提升,致力于教師專業素質、綜合素養的提高,作用于課后服務高質量持續發展,在課后服務這個場域內完成教師的二次培訓、二次成長、二次“創業”。


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重點課題“城區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”(課題編號:JCJYB212507058)研究成果


(作者系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北街小學校長)


文章來源|《人民教育》2022年15-16期,原標題為《促進教師“二次創業” 提升課后服務質量》

文章作者|肖嘉瑞

聲明:郁金香所有作品(圖文、音視頻)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教育通訊所有,原文出處。若您的權利被侵害,請聯系 956463625@qq.com 刪除。

本文鏈接:http://m.boatlessfisherman.com/b/211979.html

亚洲色无码播放亚洲成av_亚洲超清无码制服丝袜无广告_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_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